坚决杜绝学校违规集体补课或变相集体补课、考试及提前开学等现象,引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暑假将至,上海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倡导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有益的暑假。
养成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
《通知》提倡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将人工智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融入科创实践活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资源打造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鼓励校外实践教育场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19策略,拓展数字化实践体验场景,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支持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引导未成年人形成1-2项艺术特长爱好,提升审美素养。支持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坚持养成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良好运动习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此外,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引导未成年人承担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劳动,确保家庭劳动时间,培养生活技能,提升自我服务的能力。
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干预工作319策略
《通知》提及要发挥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利用好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及妇女之家、儿童服务中心、“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等公共服务阵地的作用,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情绪压力疏导、亲子关系调适等服务。
协同推动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持续提升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962525上海市心理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及区24小时心理热线的服务效能,开展儿童及监护人心理咨询服务,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干预工作。
发挥班主任、导师、心理健康教师等作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动态,开展学生家访、谈心谈话、关心关爱等工作。
打造“市-区-校-街道-社区”多级多类家庭教育指导格局,推进“上海家长学校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建设。整合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站点等资源,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聚焦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合理安排暑期作息,平衡休息娱乐、体育锻炼、劳动实践时间。
暑假离校前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活动
《通知》强调要筑牢暑期安全防线。结合实际,围绕溺水、火灾、交通事故、食品中毒、自然灾害、网络沉迷、网络诈骗等各类暑期事件,指导学校在暑假离校前集中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警示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规范、合理安排暑期学科作业,坚决杜绝学校违规集体补课或变相集体补课、考试及提前开学等现象,严禁将暑期作业完成情况与新学期学籍能否注册等挂钩,凝聚校内外协同合力,巩固“双减”成果。
以“清朗”“护苗”等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319策略,对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开展集中巡查,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